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健康 >
抗疫先护心——隔离留观人员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发布日期:2022-06-06
“隔离”带来的环境改变会引发一些心理危机,产生应激反应,比如产生担心自己感染新冠病毒的恐慌、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多加注意的自责或者对于环境变化不知道能不能适应的害怕,有的不能接受自己有可能被隔离,产生焦虑和愤怒情绪,还有孤独、紧张、低落等等反应......作为隔离人员如何进行心理调适,来促进心身健康呢? 
一、识别、面对和接纳负性情绪
 
   面对环境变化以及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会出现焦虑、恐惧、愤怒等负性情绪,或者吃饭没有胃口,睡眠质量变差或是难以入睡,身体出现诸如头疼、肠胃不适、胸闷等等反应,这些被称为应激反应,是很自然的反应,这些反应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生存预警和保护机制,可以促使我们更谨慎地做好防护、预防感染。就像新生入学一样,面对新的环境刚开始需要花点时间熟悉下,新的身份有哪些规范、权利和义务。当开始适应和接受,一些不舒服的感觉也会渐渐淡去。
  二、控制关注负面信息、理性获取权威资讯
  我们都会通过收集信息来减少不确定性以提高控制感,但是过度关注只会适得其反,让人更加焦虑。信任和关注官方平台发布的信息,对疫情关注适可而止,避免盲目相信未经证实的消息,更不要随意传播无法确定真实性的信息。也可以向工作人员了解新冠病毒的科普和疫情的最新进展,避免对疫情产生不符合实际的恐惧。
三、学会在隔离期间更好的自我安排
  当我们在隔离中,生活失去了秩序,这会增加很多内心的失衡感,在这种情况下,更有可能无限地刷负面新闻、任由自己的注意力被情绪控制,在隔离中学会自我安排,帮助我们在无序中建立秩序。根据《新冠肺炎心理自我调适指南》中提供的自我调适方法,和大家来分享一些可操作的建议。
  1.制定一个计划。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特别是保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2.钻研一件事情。看书、听音乐、写字、学习一项新技能等,并且享受这个过程。
3.找到一种支持。在隔离期间,由于和外界交流减少易产生孤独感,情绪往往容易被放大,我们需要感受到和他人的联系,感受到不是自己独自在面对目前的困难,可以参考以下方式来寻找情感支持:打电话给朋友倾诉,或者写日记记录自己的情绪;与相同处境的人建立交流群,互通积极消息,相互鼓励,增强信心,一起迎接挑战,降低孤独和恐惧的心理。建议每天保持一次与家人或朋友电话或发微信,从他们那里获得支持,汲取温暖和力量,如果我们负面情绪持续存在而难以调整,甚至不断加重,要积极寻求专业帮助。目前全国各地已建立起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心理援助系统,可关注国家或当地的心理干预网络平台和热线电话。
 
   4.进行一项锻炼。运动可以促进人体内分泌变化,大脑在运动后会产生名为内啡肽的物质,人心情的好坏与这一物质的分泌有关,它又被称为“快乐激素”,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在内啡肽的激发下,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 
 
  四、学习自我安抚技术
  疫情中的恐惧、担忧、焦虑情绪以及生理反应是难免的,在隔离时期,学习一些自我安抚的方法,以消除恐慌和焦虑情绪,做好心理防疫。比较好的自我调适技术包括:渐进式肌肉放松、安全岛技术、蝴蝶拍、正念等。这些活动需要的空间不大,简单易上手,根据音频指导练习即可。通过反复的练习,使人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以达到降低机体唤醒水平,增强适应能力,调整因过度紧张而造成的生理心理功能失调。
  隔离是抗疫的需要,是为了更好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所有隔离人员是参与抗疫很重要的一环,与医护工作者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一样用自己的方式在为抗疫贡献量,我们要相信目前的隔离状态是暂时的,应激反应也是暂时的,我们积极调适自己、积极配合抗疫,战胜疫情指日可待。
               

泉州市精神卫生中心

免费心理援助热线

0595-27550809 18159526768

服务时段:周一至周五

08:30-12:00 13:30-21:00

门诊时间

工作日:8:30-12:00;13:30-17:00

门诊热线:0595-27559120